中 医 赞
祁守鑫 教授
岐黄流芳数千年,华夏昌盛功无限。整体观念为指导,辨证论治立标杆。
脏腑经络乃核心,阴阳五行哲学观。望闻问切四诊法,熟悉掌握勤实践。
素问灵枢夯基础,理论渊薮莫等闲。伤寒金匮基本功,医圣条文必熟谙。
药物神农本草经,中医药理树典范。难经相传扁鹊著,补充内经更全面。
四部经典中医根,反复研读得熟娴。中药性味与归经,主治功效铭心间。
君臣佐使方剂学,经方时方记熟练。膏丹丸散汤洗剂,因人选用需量掂。
神医华佗妇孺知,外科鼻祖麻沸散。晋代针灸甲乙经,经络输穴要细参。
巢氏诸病源候论,中医病理专著刊。药王百岁孙思邈,学验俱丰德堪赞。
金元著名四大家,各树一帜齐争艳。本草纲目百科书,举世尊崇时珍撰。
医宗金鉴出清代,理法方药集体编。温热篇著叶天士,卫气营血辨证建。
温病条辨温疫论,热病疫病指导篇。杂病广要日人著,内科诸证数精选。
外科正宗陈实功,内服外敷手术湛。清代傅青主女科,经带胎孕产乳全。
幼幼集成儿科书,广收博集效灵验。审视瑶函眼科著,百零九证详释诠。
医学心悟切实际,临床应用信手拈。医林改错王清任,瘀血学说开肇端。
唐容川著血证论,气血关系明析辨。通俗医学三字经,朗朗上口书声酣。
临证备要现代作,对号入座效可观。内病外治应发掘,世界医学谱新篇。
调整阴阳总治则,治病求本除疾患。祛邪扶正把分寸,三因制宜细权变。
中医养生颇丰富,全民保健大贡献。倡导护养精气神,阴阳平衡永康健。
摒弃浮躁贪名利,潜心读书增才干。大师岂能从天降,理论临床苦磨炼。
学术倡导多元化,近亲繁殖害匪浅。痰饮瘀血生怪病,临床验证太普遍。
疑难奇症显身手,健康中国二竖蠲。屠氏荣获诺贝奖,全凭中医摘桂冠。
伟大宝库取不尽,悦读风潮齐扬帆。厚积薄发广涉猎,守正创新捷报传。